2023行业前瞻·专家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旭东教授:<br />2023年如何在经济发展大局中谋划新篇?

2023-02-09 10:36:10       来源:人民邮电报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年,对于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具有开局意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旭东接受《人民邮电》报专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稳”最核心的是要有新投资、新项目,而且必须以一定的发展速度为基础。信息通信业要善于在经济发展大局中精确定位、谋划发展、赢得未来。

识大体: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高旭东指出,从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在当前形势下,出口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是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二是有的国家大幅调整了对华政策。消费的启动也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需要以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为基础,需要以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基础。也就是说,“三驾马车”的排序是不一样的,投资居于主导地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是什么关系?高旭东指出,现在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高质量只能以低速度为基础,高速度实现不了高质量。这是严重的误解。实际上,“高速度”与“高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速度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快慢,质量指的是经济发展的优劣。从企业的视角看,速度受外部市场需求与企业内部能力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供给问题,也是需求问题。如果市场需求强劲,在企业内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速度就会快一些。相反,如果外部需求疲软甚至停滞,企业内部能力再强,速度也难以很快。

质量则不同。从企业的视角看,质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强,就可以不断推出新产品、更高档次的产品;核心能力弱,即使有市场需求,也无法满足,也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反映市场需求的高速度发展更有利于能力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因为高速度带来更多的收益,企业更有能力投入资源、提高能力。相反,低速度必然带来低收益,因而难以对提升能力作出贡献,高质量发展也将是“水中月、镜中花”。

知取舍:高度关注赋能产业等重点产业

高旭东认为,2023年发展经济需要抓重点。

一是支柱产业。比如建筑业,包括房地产。其中,相比美国,按人均居住面积算,我国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还很大。当然,发展模式需要转变,高房价模式不能再持续,要把发展“高质量、低价格”住房放在首位。

二是新兴产业。比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能力积累与市场培育,已经进入大发展阶段。数据表明,2022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06.7万辆,同比增产超过100%,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超过60%。在动力电池方面,2022年1—11月,全球排名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有6家,市场份额达到64.5%。

三是赋能产业。比如信息产业、数字技术。在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已经领先世界的情况下,更加充分地发挥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使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投入少、见效快的重要措施。

四是基础产业。比如煤炭、石油、钢铁、化工、水泥等,虽然在“双碳”背景下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国的工业化还没有真正完成,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这些产业。

明事理:加速解决经济安全问题

稳定经济最大的外部挑战是技术“卡脖子”、产业链被有的国家控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核心是真正高度重视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系。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真正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在供给端解决技术来源问题;二是技术产业化、市场化,在需求端(市场端)解决技术的使用问题。二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后者。”高旭东强调,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系需要在政府政策和企业战略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因为以前的政策和战略无法有效实现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单纯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是难以奏效的,更大规模的市场开放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多的国际科技合作也不是根本的出路。

高旭东指出,在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核心是要为本土企业还不够成熟、不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提供实实在在的市场支持,购买和使用这些不够成熟、不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使用这些不够成熟、不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的过程中,使它们慢慢成熟起来、先进起来。

有远见:密切关注企业能力的提升

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能力、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整个经济的活力。从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看,能力不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技术能力不足,因而在技术封锁时非常被动;品牌能力不足,即使生产出了好产品也很难获得应有的收益;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对外部力量产生过度依赖,对自主发展信心不足。

高旭东强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企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相比体制机制问题,更需要高度重视。也可以说,在以前经济国际化比较顺畅、国内经济发展速度非常高的情况下积累起来的企业能力,很多已经过时了,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企业能力不足、不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企业必须眼睛向内,花大力气培育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比如,真正把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放在心上。

企业是不同的,有先进,有落后,大部分居于中间。正因如此,整个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需要在先进企业的带动下实现。

一个企业为什么先进?核心是有优秀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胸怀大志,不怨天尤人,敢于和善于在艰难困苦中开创出一片天地。

高旭东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从根本上消除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从根本上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机会,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把越来越多的企业办成世界一流企业,把越来越多的企业塑造成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的“链长”和领导者。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