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播:从“见字如面”到“视频见面”我所经历的通信巨变

2022-10-08 15:52:24       来源:人民邮电报


【资料图】

1984年,年仅16岁的我来到陕西邮电学校求学。由于从未出过远门,父母心中时常为我牵挂。临行前,父亲再三叮嘱,到校后写信给家里“报平安”。两天的火车路程成为学校与家乡之间的一道鸿沟,我在这边,父母在那边。到校已是晚上七八点,匆匆整理了一下床铺,就着灯光,我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书信。一阵阵强烈的乡思涌上心头,付诸笔端,几滴清泪洇在信纸。到校第一个星期天,赶到邮局寄信,卖邮票的阿姨告诉我平信只需八分一枚。那时的我认为邮票贴得越多信就寄得越快,一个月后,我收到来自父亲的回信,说我能平安到校,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看到父亲熟悉而亲切的笔迹,家乡的一切感觉历历在目。从此,三年“鸿雁传书”,信中见字如面。

参加工作后,虽进入邮电企业,但那时电话尚未普及。单位收发室的固定电话成为“热线”,收发室的师傅会在单位大声呼叫同事们接电话,不过这与我无缘,那会儿家乡山村还没有电话。不过信写得也少了,单位距家30公里,周日乘班车或骑自行车可以回家。再后来,村里小卖部装了固定电话,谁家来电话了,小卖部的人会通知家人接电话。

真正让我和家人之间的通信发生变化的,是2004年以后,我们直接从邮政通信跨越固定电话进入移动通信时代。1999年国家电信体制改革,邮电分营,移动通信独立运作,我被分配到新成立的移动通信公司。20多年来,我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了高原通信的变化。第一代移动通信“大哥大”以“贵”著称,一度是一个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后来,移动网络更新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移动公司成立后,随着网络建设不断加快以及降低资费等惠民政策,移动电话这个“旧时王谢堂前燕”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4年,信息产业部部署村通电话工程,青海村通电话工程由中国移动主导实施,并从2004年4月拉开序幕。移动人日夜奋战在72万平方公里的偏远乡村,在河湟谷地、环湖周围、青南雪地、戈壁深处,留下了移动人的一行行足迹。他们克服了高原缺氧、道路艰险等困难,尤其在青南地区,工作人员频繁穿越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翻越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雪山等高山名山,深入可可西里生命禁区深处,道路不通,就雇牦牛队驮运建设基站的材料,一路上顶寒冒暑、披星戴月,与雪山为伴,和冰河为伍,克服高寒缺氧,挑战生理极限,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007年12月17日,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下红科乡色隆村IDR卫星基站的开通,标志着青海省所有行政村通了电话,成为青海农牧区通信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波澜壮阔的征程中,我有幸成为一名参与者、见证者、书写者。

多年后,书信渐渐消失在我的生活中,但亲情的沟通一如既往。家里人陆续有了手机,随时随地通话成为现实。一般每周五晚是我和父母还有孩子相对固定的打电话时间。然而,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变化远不止于此。尤其是2013年以来,高原进入4G移动通信时代,青海移动人秉承红色通信使命,传承老一辈通信人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高原精神,加快建设4G网络,仅用5年左右的时间便累计建设4G基站上万个,网络规模远超2G网络水平。网络覆盖到村,高原通信再次实现飞跃,人与人的沟通更加快速便捷。

从2G发短信、3G发照片到4G/5G传视频……人们的生活更加“智慧”。亲人别离,纵使远隔天涯,“视频一下”便可拉近彼此的距离。从信中见字如面直接到掌中“手机会面”,背后是移动通信的更新换代。在单位新入职的年轻员工那里,18年前的村通电话工程已成为一个通信传奇;其实,在老一代的员工那里,5G乃至未来梦幻般的通信技术和方式,也已成为一个新的通信传奇。

2020年,我的孩子考上大学,异地求学,一部手机使我们可以“有事随时联系”,但孩子与我每周的“移动通信”亲情沟通时间仍然被固定下来。3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回想起当初父亲与我的通信,畅享如今我和孩子的通信,两代父子情,尽显通信沧桑巨变。

(作者系中国移动青海公司员工)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